查理芒格:把平凡常识炼成超级武器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08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查理芒格说:「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追求平常人没有的常识。我的目标定得很低。我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。重新来一次,很难比现在做得更好。」

芒格说追求「平常人没有的常识」,这就像在沙滩上捡贝壳——别人只盯着漂亮的海螺,他却专注收集那些毫不起眼却能拼成完整地图的碎片。

所谓「常识」不是街边大妈都能说的道理,而是经过多重思维模型验证的生存法则,就像厨师知道盐要分三次放,老农明白何时该让土地休耕,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真功夫才是真正的竞争力。

①「遇到这种情况,正确的说服技巧是诉诸利益,而非诉诸理性」

芒格这句话揭开人性底层逻辑:理性是装饰品,利益才是发动机。

就像公司推行新制度,讲再多「提升效率」的大道理,不如说「完成目标多拿半个月奖金」。

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早就证明,当收益可视化时,杏仁核会触发行动本能。超市促销总写「立减20元」而非「性价比提升25%」也是同样道理。

「想让驴子拉磨,胡萝卜比鞭子管用」。

②「人们还需要养成核对检查清单的习惯」

这相当于给思维装刹车系统。飞行员起飞前核对30项检查,不是因为他们记不住,而是防止0.01%的疏忽酿成大祸。

投资时检查「行业前景、管理层诚信、估值水位」三张清单,就像厨师炒菜必尝三次咸淡。有个实验表明,使用手术安全清单能让死亡率下降47%。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」说的就是这个理。

③「大多数人都只养成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,就像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」

跨学科思维就像组合工具箱,电工遇到机械故障也能用扳手。

只懂经济学的人会误判直播带货的爆发,融合心理学才知道「即时反馈」才是购买按钮。

生物学的「适者生存」+物理学的「临界质量」=看懂拼多多裂变的核心算法。「通百艺而专一长」是古代工匠的智慧。

④「如果你把自己训练得更加客观,拥有更多学科的知识,就能比那些聪明得多的人更厉害」

这定义了能力圈的真正边界。米其林厨师不会去修车,但懂食材供应链的餐厅老板总能拿到最新鲜的货源。巴菲特不投科技股不是保守,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「认知半径」。

有个研究显示,知道自己知识边界的人,决策准确率比盲目自信者高38%。「知之为知之」需要比「不知」多十倍的勇气。

⑤「正是等待帮助了你作为一个投资者,很多人不能忍受等待」

延迟满足就像种荔枝树,前三年的养护决定后三十年的收成。

健身房常客都懂:能忍住不吃宵夜的人,三个月后体脂率必定下降。

神经科学发现,能延迟满足15分钟的孩子,成年后收入高出平均水平20%。「慢火炖浓汤」比大火快炒更难掌控火候。

⑥「人生中重要的一课,就是要远离有毒的人和事」

这堪比给人生安装杀毒软件。就像酿酒师绝不允许杂菌污染发酵罐,清醒的投资者会避开总画大饼的创业者。

心理学实验证明,与负能量者相处半小时,皮质醇水平会飙升两倍。

「及时止损」四个字,在股市和婚姻里同等重要。

⑦「每天都试着比你醒来时聪明一点」

这是终身学习者的日课,像手机系统持续更新补丁。快递小哥记熟小区每栋楼的门禁密码,三年后就成了片区效率王。

脑科学研究显示,每天学习新知识能延缓海马体萎缩速度。「日拱一卒」的复利,在认知领域同样成立。

写在最后:

芒格的「常识」是把散落各处的真理碎片熔炼成钢。

普通人看见水就是H₂O,他看见的是浮力定律+表面张力+流体力学组成的生存法则。

真正的高手,不过是把人人可见的砖石,砌成了他人无法复制的堡垒。

保持愚蠢,保持饥饿,这才是最聪明的活法。